行业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新闻资讯

无人机正在为数字转型开辟“新战场”,成为数字油田建设的“新神器”

发表时间:2022-12-21  

12月中旬,大庆油田上演了一场空中的“速度与激情”。无人机技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从安全环保监察到智慧工地应用,从三维立体建模到油水井及管道巡检,从电力运维巡检、生产设施巡查到生产应急指挥,已经应用到大庆油田的多个领域。


按照大庆油田“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三步走战略部署,无人机正在为数字转型开辟“新战场”,成为数字油田建设的“新神器”。



无人机实现油田生产运行全覆盖



大庆油田


11月5日上午,一架黑色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电力杆线路盘旋。大庆油田信息技术公司(以下简称信息技术公司)无人机服务中心“飞手”于强和杨毅,操控无人机巡检油田电力杆金具和绝缘不良等故障隐患。


经过5个小时的操作,他们完成了无人机可见光自动化巡检及红外热成像对高温告警的试教和影像采集,这些影像和数据将被传入无人机运行管理及数据分析服务平台,为油田开发和生产运行提供第一手资料。


“刚使用无人机时,大家都觉得很酷炫,但也质疑,这么个‘小玩具’能用于油田生产吗?通过实践,无人机已经成为油田岗位生产运行的‘新神器’。如今,每天‘驾着’它到处飞,就是我们的日常工作。”杨毅介绍说。


“航拍是无人机最简单的功能,现在它已经能够对污油进行识别、对天然气进行检测……”在信息技术公司无人机服务中心张学冬劳模创新工作室,张学冬打开了话匣子。他介绍:“2018年,立足油田勘探开发生产需求,大庆油田信息技术公司组建了无人机项目组。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项目公司先后取得了《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经营许可证》,完成了大庆石油管理局营业执照增项,已具备在大庆油田区域合法飞行资质,所有‘飞手’均拥有国家民航总局颁发的无人机驾驶员执照,无人机正式‘入职’大庆油田。”


项目组成立后,他们聚焦提升网格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搭建完成了无人机运行管理及数据分析服务平台。


技术的提升,让无人机业务突飞猛进。截至目前,无人机共执行飞行任务1.25万架次,飞行时长超过6000小时,安防夜间出巡180天,管道巡查长度1.3万公里,电力配电网4100公里,排水干渠520公里,区域勘查近2万平方公里,已覆盖油田36家单位。


今年,在川渝流转区块油气田勘探开发建设项目中,大庆油田在中国石油集团首创了无人机数字建模井位勘察方法,实现油田地质专家、成本核算人员坐在指挥中心,面对电子沙盘,就可以对几百公里外的预开采井位进行勘测,解决了油气田井场建设选址难、投资高的生产难题。




“陆空联动”协同巡线生产治安


安全生产监督人员用无人机检查安全作业   张学东摄


“无人机已成为油田巡检不可替代的‘千里眼’。”庆新油田生产保障中心副主任姜福龙说,“在管道巡检方面,无人机巡检相比传统人工巡检具有诸多优点。一是无人机具有速度快、机动灵活等特点,可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无人机适合人员或车辆无法及时到达的特殊地区巡检,可获取彩色影像、监控视频及热红外影像等多种数据,能进行管道沿线的定期普查和重点区域详查;三是可解决恶劣条件下员工的安全问题。”


以庆新油田为例,一段3000米长的油水井管线在道路、气候等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油水井运行班组2人要半天时间完成巡检,而无人机仅需要20分钟便可完成。年初至今,庆新油田无人机巡线累计飞行8000多分钟,发现漏点和管线穿孔问题20余处,都得到了及时处理。


无人机不仅是巡线、生产等方面的好帮手,在“陆空联动”协同作战中,也是油田治安巡检的好助手。侦察无人机可飞行至村屯、林带等地,方便对油田设施周边地带进行巡检。


大庆油田应用无人机作业构建了安全立体防护网。今年以来,无人机为油田生产排查隐患4000余处、安防保卫发现可疑人员和车辆16次,安全现场监察共计238天,查出“三违现象”500余起,累计为油田节约资金近千万元。


新技术融合发展 无人机前景广阔


“2019年刚接触无人机时,用的是教练机,经常飞着飞着就飞丢了。”至今,张学冬都还记得,初次接触无人机时的“菜鸟”模样。


3年里,张学冬积极收集用户需求,组织、参与了近百次交流会,收集到生产难题200余项,最终对3D打印、软件开发、测绘测量、电子电路、航拍摄影、飞行技巧等专业知识进行整合,编排优化无人机飞行任务方案及数据处理流程40套,让无人机技术带给油田更切实际、更有价值的安全生产服务。


今年,张学冬组织开发了地表油污、工程农用车辆的人工智能分析识别项目,这个系统开发完成后,可以通过接口植入各类监控监察系统,使原有系统增加AI识别功能,实现自主发现、提前预警的智能化升级。

由于无人机应用经验丰富,张学冬被选为大庆油田无人机驾驶员职称鉴定标准编订组成员,负责编订操作技能考核科目,填补了中国石油集团内部无人机驾驶员岗位职称的空白。


“近年来,随着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油田管道数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人员老龄化、自然减员增多,老管道腐蚀穿孔导致漏失等问题逐渐增加。我们推出‘无人机+’工程,通过培训,让岗位员工都能当‘飞手’。”张学冬表示,“不仅是人才培养,‘无人机+’工程还包括建设一套大庆油田的无人机业务支撑体系,做强油气生产全生命周期下的无人机作业服务。”


信息技术公司深度打造无人机业务管控与空间大数据支撑平台,构建高实时性、广覆盖面、天地一体化的智慧油田数据监测模式;着力建成一支完整的油气行业无人机技术服务团队,持续提升市场开发、数据成果分析等综合实力。信息技术公司深度融合北斗位置服务、智能安防、智能机器人等信息化新业务,满足油田各类生产场景的实际应用需求。


数字智能型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头戏,作为一种灵活性强、智能化应用场景拓展边界广的技术,无人机在石油行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章来源:石油商报